微信問答
位置:發(fā)型站 > 名人資料 >

羋月傳孟昭氏是好人還是壞人

和氏璧案是誰制造的?孟昭氏被殺了沒有

來源:發(fā)型站時間:2015-12-11 15:40責編:網(wǎng)站小編

羋月傳孟昭氏是好人還是壞人 孟昭氏最后怎么死的結(jié)局

  看到她身亡,我不禁掩卷嘆息,又一個不甘心棲于雞塒的姑娘去了。

  孟昭氏第一次出場在第一卷“慕少艾”章,彼時羋茵十六、羋姝十五、羋月十四,孟昭氏大約也是差不多的年紀。青春年少的小姑娘們一起居住在高唐臺,朝夕陪伴著羋姝習藝,歡笑嬉鬧,就像今天所有十五六歲的中學女生那樣。她們嬉笑著跑去觀看陽靈臺觀看美少年,各自將貼身之物丟給喜愛的美男子,所有人都是那么的天真活潑,可愛非常。而孟昭氏此時便已略顯出和旁的貴女不同之處,她對“許多士子的情況更知道得多一些”?梢,她比景氏、屈氏等對外界的許多資訊更上心許多。

  羋姝出嫁,由楚入秦一路奔波,這些嬌生慣養(yǎng)的貴女們都七顛八倒,羋姝更是大病一場,唯有羋月和孟昭氏二人勉強撐住了。一路上的重要事務,都由兩人撐著。這段行文極為簡單,寥寥幾行,一掠而過。待孟昭氏自盡而亡,回頭再看,不禁感慨。孟昭氏的要強和能干,作者早在前文已經(jīng)隱約透露給了我們。只是入秦這一路,波瀾迭起,我們先是擔心羋月和黃歇能否私奔成功,后又擔心羋月的性命安全,根本無暇顧及她人。

  入秦宮之初,孟昭氏也并不出挑,秦王夸孟昭氏“女子有行”,這也是我們所有讀者對孟昭氏的第一印象。她時時照顧著天真的妹妹季昭氏,顯得知書達理,謙恭有行。

  及至羋姝初次有孕,羋姝安排孟昭氏為秦王侍寢。但是,秦王恐怕也并不怎么喜歡孟昭氏,侍寢后并未給孟昭氏晉升位份,諸姬也就沒把此人看在眼里。后來,羋月得寵,孟昭氏便被冷落。她隨即不斷從小事上,挑撥羋姝對羋月的不信任。這些小手段羋月雖不在乎,卻實實在在地影響到了羋姝對羋月的感觀。

  當羋姝從楚宮里天真不諳世事的公主變成秦宮里心胸狹窄的王后,孟昭氏也一點一點變得面目可憎。她所有的聰明都用在對羋月出手上,就像所有后宮里得寵復失寵的女人那樣,對正得寵的妃子又恨又妒。

羋月傳孟昭氏是好人還是壞人

  和氏璧案中,魏夫人被冤枉,羋姝、羋月中毒,秦王大怒,徹查后宮這才將孟昭氏重新拉到了眾人面前。和氏璧案,一波三折,牽連魏、楚、秦三國,結(jié)果在背后坐鎮(zhèn)行事的居然就是平素在宮中不聲不響的孟昭氏。而在秦王查出真相的當口,她甚至還能沉穩(wěn)地銷毀所有的證據(jù),試圖蒙騙羋姝,讓玳瑁為自己頂罪。雖然,季昭氏哭著罵她是個瘋子,但是這份膽識還是讓我刮目相看。孟昭氏瞬間跳出了刻板而模糊的惡毒妃子形象,變得立體起來。

  孟昭氏一早被選為媵女候選,知道“注定要嫁于他人,注定與人爭寵”,所以她心甘情愿成為昭陽的棋子,希望依靠楚國的力量為自己在秦國贏得地位,她所想的和魏夫人并無任何不同。甚至,她也遠沒有魏夫人扶立公子華為秦王的野心。孟昭氏只想生下一個兒子,然后跟著兒子去封地做女君。從此,不必居于人下。原來,她也不想在這宮中像個蛐蛐那樣,和人斗到底斗到死,她想做女君,想著有朝一日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。

  可惜,孟昭氏并沒有算到,秦王對她的寵愛是如此單薄,當羋姝、羋月、屈氏、景氏、季昭氏相繼生兒育女,她卻始終無所出。孟昭氏心有不甘,因為諸女之中“她最聰明最努力最早承寵”。她借楚國之力,布下和氏璧一局,重創(chuàng)羋姝、羋月、魏夫人這三個宮中最得寵的女人,以圖再獲君寵,生兒育女。她甚至想到了,若自己始終無子,也可以學莒姬,奪他人之子為己子,以保證晚年有靠。看到此處,不禁為孟昭氏的才智和算計喝彩。遠在楚國的昭陽視孟昭氏為一顆忠誠的棋子,試圖利用她攪亂秦國政局。孟昭氏卻反過來利用楚國的力量,為自己的后宮生活拼死一搏。這局棋下到最后,到底誰是棋子誰是執(zhí)棋者,當真說不清楚。

  秦王召見孟昭氏時,她已銷毀了所有的證據(jù),自信只要抵死不認,就可以從秦王手中逃得性命,以待來日。因為,“似魏夫人這般,幾次三番,都是罪名確鑿”,秦王都不曾對枕邊人下過殺手。

  然而,秦王是何等人物,區(qū)區(qū)一后宮女子的心計怎敵得過他帝王心術(shù)。秦王并無一言斥責,反倒平靜地告訴孟昭氏,他也未曾審問季昭氏,孟昭氏涉案的所有證據(jù)都不會存在。聽完這寥寥數(shù)語,孟昭氏才明白,何須證據(jù),秦王心中早已將她定罪。魏夫人之所以幾次犯錯都能脫罪,倚仗的也不過是秦王心中一絲“不忍”。而她與秦王從來恩義寡淡,又怎能指望秦王會包容她如此大錯。孟昭氏的心防崩潰了,她將自己入宮以來的不甘盡數(shù)吐露,然而卻有所保留。當晚,孟昭氏自盡身亡。

相關推薦

網(wǎng)友評論